旅程背景
身處繁忙都市,每天在高壓的節奏中穿梭,加班和喧囂已成日常。我時常感到身心疲憊,渴望一個能暫時逃離壓力的角落,讓緊繃的神經得以鬆弛。某天在網上偶然看到臺東有一間結合動物陪伴與原住民族文化特色的咖啡廳民宿──「癒室 Healing Space」。店家的幽默提醒更是勾起我的好奇:「要先準備好心臟再來,因為你將被心臟爆擊」。我不禁想,忙碌的生活中真的有這麼一處天堂,可以被滿滿的療癒感擊中嗎?帶著期待與一絲興奮,我決定踏上臺東之旅,尋找屬於自己的心靈綠洲。
到達癒室的第一印象
一下火車站,我乘坐公車沿著稻田與山景前往臺東市區。告別都市鋼筋叢林,映入眼簾的是寧靜緩慢的小城風光。來到「癒室 Healing Space」門口時,外觀雖然低調樸實,但推開門的一剎那,彷彿走進了另一個世界:溫暖的大地色調充滿整個咖啡廳空間,淡淡木質香氣混合著鬆餅香氣撲鼻而來,讓人心神安定。
更令人驚喜的是迎接我的動物夥伴們——幾隻毛色各異的貓咪悠閒地躺在沙發和窗邊陽光下,有的見到生人也不躲,反而好奇地踱步過來用身體蹭蹭我的腿;角落裡一隻靈巧的狐獴直立起身,睜著又圓又亮的眼睛打量著我,模樣既俏皮又可愛。
我忍不住露出笑容,感受到緊繃已久的心在此刻開始柔軟下來。店主人熱情地上前迎接,輕聲招呼我先脫鞋換上室內拖,彷彿在說:“慢慢來,不用再趕時間了”。初來乍到的陌生感,在動物們溫暖的迎接和店家的笑容中迅速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回到家的放鬆與安心。
癒室的住宿體驗
被帶到房間後,我對眼前的佈置驚喜不已。房內設計融合了現代舒適與在地文化元素:潔白柔軟的大床上,擺著原住民阿美族傳統圖騰八角星的抱枕,深棕與米色交織的幾何圖案為空間平添一股文化韻味;牆上掛著當地手工編織的藤編籃和少數民族圖騰裝飾,與一旁綠意盎然的植栽相映成趣。整個色調以溫暖的木質和土地色為主,讓人有種被大地擁抱的踏實感,柔和的黃光檯燈和窗外投射進來的天然光線,覺得輕鬆自在:少了科技的干擾,可以更加專注當下的體驗。
當晚入睡前,我特地下樓去和其他貓貓們道晚安:有的已經窩在貓爬架上睡著,小小的鼾聲讓人莞爾;有的見我來了,又撒嬌地湊上前要撓撓。我蹲在地板上和牠們玩了一會兒,只覺得心中滿是暖意。在這靜謐的夜晚,城市的喧囂早被拋諸腦後,只剩下此刻與貓咪相伴的寧靜時光。躺回床上時,一天的疲累早被療癒得無影無蹤,我帶著久違的安心感沉沉睡去。
原住民的文化體驗
在癒室的第二天早晨,除了毛茸茸的好友們,我還迎來了一份精心準備的原住民風味早午餐。餐桌上擺滿了令人垂涎的在地料理:有用馬告山胡椒醃製的鹹香豬肉,搭配爽口的臺東在地種植生菜沙拉,也有刺蔥香茅舒肥雞,散發出獨特的香氣。配上一杯清新的洛神花茶,每一口都讓人感受到臺東土地的滋味與真誠。
用餐過程中,民宿主人還跟我分享著這些料理的來源:「這鹹豬肉用了我們原住民常用的調味料馬告,下酒一流哦!」他笑著說道。我驚訝地發現,原來在美味背後還藏著如此豐富的文化底蘊。 早餐後,店家替我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原住民族服飾體驗。民宿主人拿出各式各樣繽紛的傳統服飾:有鮮豔的刺繡披肩、黑綠交錯的圍裙、飾有羽毛和珠繡的花帽,以及代表阿美族的情人袋。她先是選了一件色彩斑斕的服裝讓我試穿,細緻的手工刺繡和亮麗的飾片在陽光下閃耀,沉甸甸地披在身上,彷彿能感受到衣服中傳承的故事。
我站在鏡子前,看著自己戴上花帽的模樣,不禁又興奮又感動。民宿主人一邊替我整理服裝,一邊耐心地講解每件飾品的意義以及部落故事——從衣服上幾何圖案代表的意義,到「情人袋」背後動人的情人夜傳統儀式。短短片刻,我彷彿上了一堂生動的文化課,對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除了民宿內的餐點以及族服試穿文化體驗外,還可以請民宿主人代訂臺東當地部落小旅行行程,親身走入部落感受文化之美。體驗結束後,我依依不捨地脫下服飾,內心對這片土地生出了更多敬意和聯繫感。而貓咪們與狐蒙則不時穿梭在我的腿邊,那畫面溫馨而奇妙。
我喝著一杯臺東金峰鄉的洛神花果茶,感覺自己彷彿融入了這裡的生活節奏:慢下來,傾聽內心,也聆聽這片土地的聲音。這種深度的文化體驗,遠遠超出了我原本對「住宿」的想像,為我的旅程增添了厚度和溫度。
癒室整體感受
離開臺東「癒室 Healing Space」的那天早晨,幾隻貓咪依依不捨地跳上在我行李箱上,好像牠們也懂得別離的滋味。我蹲下身逐一抱了抱牠們,心裡滿是感激。短短幾天的旅程,我的身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鬆與療癒。回想出發前,內心被城市生活壓得喘不過氣;而現在,感受到的卻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與滿足。在這裡,時間彷彿放慢了腳步,日常的煩惱暫時退場,我重新找回那久違的微笑和對生活的熱情。動物們純真的陪伴治癒了我的緊張不安,文化體驗豐富了我的心靈世界,兩者交織出獨一無二的回憶。踏上歸途時,我帶走的不僅是手機裡滿滿的可愛照片,更有一顆充滿能量與感動的心。日後每當生活再次讓人疲憊,我只要想起在臺東那段與貓咪、狐獴為伴,聽故事、看星星的夜晚,心中就湧起暖意。癒室 Healing Space這趟旅程於我而言,就像一場及時雨,滋養了乾涸的心靈土地。在往後的日子裡,這份療癒的力量將持續鼓舞著我,提醒我偶爾停下腳步、善待自己,因為忙碌之外,生命中還有如此美好的寧靜與共鳴在等待我們去體會。
民宿連結: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ealing.space_2023
民宿地址: 950臺東縣臺東市仁八街77號
北風呼號,江南冬天的濕冷比北方的干冷更顯威力。江南的冬天真不想上班和忙碌,就應該坐在玻璃窗邊屋檐下曬曬太陽喝茶發呆想心思。冬天的太陽是過了四十歲的男子,收斂了年輕時逼人的光芒,溫潤穩重照在身上暖洋洋。照在我家小院,如桂花蜜汁流淌滿園,透明而溫暖。這時的院子,月季繡球沉沉睡去,只等春天把她們喚醒;唯有角堇,長袖善舞在陽光的舞臺上唱著七色獨角戲。 江南的冬天也適合逛街。選個晴好的天氣,看一群活潑的年輕女孩,嬉鬧著在紅綠燈處擦肩而過,遺留淡淡芬芳;新華書店巷子里,油炸臭豆腐的小車遠遠傳來聲;烘山芋的爐子飄來甜糯芳香;雙井路法國梧桐的葉片,倔強地依然掛在枝頭,在陽光下如莫奈的油畫斑駁滄桑;出租車小汽車公交車車來車往不停穿梭,除了姑娘們艷麗的衣服圍巾,其他最明亮的色彩就是八佰伴門前柵欄里才栽的三色堇。 常經過的路邊,驚喜地發現也種了好多三色堇,在隆冬里特別生機勃勃。 堇菜科的堇花有觀賞性的和野生的,觀賞性的就是三色堇和角堇,冬天不怕寒冷,是春節時候最重要的戶外草花。有單色復色,復色的一朵花上一般是紫黃白花色繽紛,花朵分三個層次,最上部的花瓣為深紫色,兩邊有對生的花瓣,下面也有一半圓花瓣,從這些花瓣中心處,有深紫色條紋看起來像張笑臉,也有說像兩個接吻的戀人,所以三色堇代表愛情,現在也多單色三色堇,只是花瓣中間有奇怪花紋。據說原來三色堇只有白色,美艷不可方物,連女神維納斯都心生嫉妒,于是鞭打了白色堇花,流出的汁液把潔白的花瓣染成了三種顏色,所以才被叫做三色堇。三色堇可以治療青春痘、粉刺過敏等,所以打著三色堇旗號的美容產品很多。角堇比三色堇要小很多,又名小三色堇,每朵小花上都有奇怪生動的黑線,外形似蝴蝶,所以被稱為 “蝴蝶花”,也有叫 “鬼臉花”的。不過現在出來的新品,還有花瓣漸變的,香味的,花期從隆冬可以一直盛放到6月,一盆角堇可以是主角,也可以與其他花草搭配做成組合。最喜歡看他們的花像帶了奇怪表情的小臉統統朝著一個方向,讓沉默不語的花園忽然有了幽默的感覺。在寒冷冬天,他們都是花園、戶外最喧鬧的主角,角堇的花語是思念。 春天時候我們在野外可以找到很多紫花地丁,還有一種跟紫花地丁長得如同雙胞胎,成片開放的植物叫早開堇菜,他們也都是堇菜科。外人很難分辨出他們,不過紫花地丁也好早開堇菜也罷,分不出來又有什么關系?我就喜歡這些初春就萌動的小花,在暖暖的太陽和變綠的青草叢中,在新翻泥土的芬芳下,一叢叢一簇簇仿佛即將飛上藍天的小小蝴蝶,讓人充分體會到什么是生活,什么是野趣。早開堇菜的花語是至死不渝的愛情,并沉默不語。渺小的花兒代表的卻是如此堅毅的話語,令人動容。 堇花開在最寂寞的寒冬,卻給隆冬留下一片繁華,與春節的喜氣洋洋相得益彰。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隱約想起《讀者》雜志曾摘錄日本古文里的幾句:殘垣今又來/彼姝安在哉/唯見萋萋處/寂寞堇花開。唯美的畫面里,讀出了我們唐朝詩人崔護人面桃花的無奈。讀完,心下便有溫柔的悵惘,再悲涼的愛情,因為有愛,都是暖暖的溫情。 >>>更多美文:情感美文
兒子今年5歲,放暑假想讓我把他送回老家。我問他為什么要回去,他說回老家可以逮知了、養小兔子。他這么一說,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我的家在農村,屋子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園子里樹木參天,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灑下來,照在大樹下到處長滿的不知名的小花小草上,是盛夏里格外陰涼的去處,也是童年時代暑假的樂園。園子里最多的算是槐樹,槐蔭滿園,槐花飄香,最有趣的是每年六七月份,有人從門前走過,遠遠的看見屋頂后邊茂密的青葉間掛滿槐米,便上門收購,幾棵槐樹便可以得到二三百塊,老人們說槐米可以用來制藥,卻沒人真正見過。能與高大的槐樹比肩的只有榆樹與椿樹。很小的時候,見過鄰院的老婆婆把砍掉的榆樹皮剝下來,放在院子里曬干,然后用石碾子磨成面粉狀,與白面、玉米面攪在一起和成面團,做成榆皮饸饹,現代人看來是難得的美味,小時候于我卻難以下咽。且每到夏末,成天掉下來五顏六色的毛毛蟲,實在令人難有好感。粗壯筆直的椿樹則不然,樹干上不斷爬有深藍色的椿樹猴,成蟲后長出翅膀,動一下便能彈著飛出好遠,是我們童年時代的樂趣所在。其余如棗樹、杏樹、皂莢、藤蘿、刺槐,無不俱備。樹雖不能言,卻有生死榮枯,也應該算是有情。 一放暑假,城里小我一歲的表弟便被送回老家,早飯剛過,便尋我一起去園子里逮“夏亮兒”。老家方言把蟬叫“夏亮兒”,大概取其夏天叫聲嘹亮之意。捕蟬是個技術活,上午不能去,上午的知了都在樹高處的樹葉里長吟,我和表弟正好可以做捕蟬的工具。在院子找一根三四米長的竹竿,一頭用硬鐵絲彎成圓形,固定在竹竿頂端,圓的直徑不能太大,太大了知了容易逃脫,找一個方便面塑料袋,袋口套在圓形鐵絲上,捕蟬的工具便大功告成。午休過后,表弟便來到家里,兩人拿上竹竿來到園子,開始一棵樹一棵樹的巡邏。下午的知了都藏在樹干的三四米高處,每每發現知了,我都示意表弟噤聲,然后躡手躡腳走到樹下,輕輕豎起竹竿,塑料袋的口對準知了,離近時猛然下扣,知了便掙扎著落入袋中,兩人享受著興奮的喜悅。如今城市里的知了太傻,早晨上班路上只要看見便可隨手抓住,全然不知大樹頂端枝繁葉茂處才是棲身之地。 園子里樹木繁多,其中有桑樹。小學時,不知誰拿到學校一些蠶卵,我也欣欣然分得一些。沒過幾日,細小黝黑的小蠶便從卵中孵出,找一根雞毛輕輕把小蠶撥在嫩芽般的桑葉上,蠶便生長起來。一天,Z君把養的白白胖胖的十幾條蠶寶寶放到文具盒里,帶到教室向我們炫耀,語文課上,老師手執Z君的文具盒,讓全班同學依次背誦昨天布置的一篇文言文,背錯者用文具盒打手心三下,放學后把文具盒扔在Z君課桌上背手揚長而去,Z君心情忐忑地打開文具盒,隨后嚎啕大哭起來。為給蠶寶寶找到安全去處,我與另一同學C君把蠶放在塑料盒里,藏到園子里大樹旁雜草中的一塊石頭下,前兩天平安無事,第三天去看時盒子里空空如也,搞得我們莫名不知所以,隨后發現放盒子處有無數螞蟻,才明白是這廝干的好事,最終也沒能逃過一劫。童年時代,有時回想起來還真是有趣。 鄰居家的一個小孩,經常在我家的園子里摘些桑葉養蠶,時間一長,可能頗覺不好意思,便答應帶我一起去偷葡萄。村里有人承包了幾畝地,周圍種上玉米,中間栽些葡萄樹,卻瞞不住我們這些暑假里亂竄的童子軍。午飯后,趁父母睡著,我悄悄溜出家門,三四個孩子已經等在門外,我們相跟來到村外的一片玉米地里,匍匐前進著朝葡萄園爬過去,第一次干壞事,心情無比緊張,偏偏耳邊響起炸雷般有人喊了一聲“人來了,快跑”,葡萄還沒有看見,就站起身不辨方向朝前跑去,只聽見玉米地唰唰的聲音,還以為葡萄園主人就在身后,拼了命往前跑,突然跑到一處岸邊,看著好高,卻毫不猶豫縱身跳下,腿陷在松軟的地里拔不出來。傍晚,葡萄園主人尋到家里向父母告狀,挨了好一頓暴揍,以至銘記至今。 暑假漫長,不能偷葡萄,卻總得干點什么。在院子里撒點玉米,上面放一個篩子,拿小棍子支起來,小棍子底端栓一根細繩,細繩通到竹簾后邊。我和表弟躺在涼席上,靜靜地等待麻雀嘰嘰喳喳飛過來,跳進去,然后猛地一拽繩子,篩子便倏然扣下,這種方法不能抱太大希望,麻雀反應靈敏,往往收獲無幾。但我們有的是時間,最后總能扣到一兩只。在園子里找些枯枝廢葉,用火柴點燃,把捕到的麻雀扔進去,我們留著口水等在邊上,家里的大黃狗也屁顛屁顛跑來助威。半小時后,用木棍把燒成焦黑的麻雀撥出來,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旁邊蹲著的大黃狗銜在嘴里,遠遠跑開,我倆落得空歡喜一場。 從鄰居家要得四只剛滿月的小兔子,園子里緊靠墻跟,父親用舊磚壘了窩,下邊用粗木棍架空,把兔子放進去,上邊用廢舊的木門扇蓋上,每天早起,我便跑到園子里摘些新鮮的槐樹葉、榆樹葉喂小兔子,第二年夏天小兔子便長大了。一天早晨,掀開蓋子發現小兔子少了兩只,急忙找來父親,父親查看后說是被黃鼠狼偷了去,于是換了更嚴實的蓋子,卻無濟于事,剩下的兩只兔子第二天終也沒能幸免。 兔子沒了養鴨子。買了四只小鴨子,在園子里養起來,每天蹲在大鐵盆旁邊觀察小鴨子游泳,養了一年多鴨子也不下蛋,母親嫌每天拌飼料喂鴨子麻煩,干脆送給了鄰居,鄰居第二天就送來兩顆鴨蛋,說是送去的鴨子剛下的,令人哭笑不得。 童年盛夏的午后,園子里,玩累了的我和表弟躺在那棵樹冠巨大的皂莢樹下的巨石上,躲進陰涼的深處,周圍翠蘚堆綠,藤蔓纏繞,樹影斑駁,小徑通幽,我們雙手枕頭,輕笑不語。 兒子從小在城里生活,一回到農村,看見各式的小蟲子小動物就昂起脖子問這問那。有時候,還真是不好回答。 >>>更多美文:情感美文
午休時,我喜歡吃完飯,在寫字樓附近散會兒步。常去的一個地方是靜安公園,正對著靜安寺,人來人往。 那里常有街頭藝人表演。有時候能看到有人玩水晶球,兩只手來回交替著幾只水晶球,看得人眼花繚亂,但球從來都不會失手掉下來;有人做手工,編織中國結,各種造型,攤位前往往也吸引了不少路人;還有人畫素描,在陽光下坐上15分鐘,一張人物肖像畫就完工了…… 但我最愛的,還是駐足在薩克斯管的表演藝人前聽他演奏。吹薩克斯管的是個中年男人,下崗后申辦了一張街頭藝人許可證,常在公園前演奏,腳邊放一只箱子,如果你喜歡,可以隨意打賞。 每次見到他,都覺得他神采奕奕。戴一頂黑色禮帽,圍著大紅色圍巾,手握一把金色的薩克斯,樣子收拾得很齊整。在我看來,這是對觀眾的一種禮貌和重視。 大多時候,他吹奏的歌曲都很懷舊,旋律一起,我就能跟著哼唱,哼著哼著就忍不住想聞樂起舞。可能別人也和我一樣找到了共鳴,這個薩克斯藝人面前的圍觀觀眾總是最多的。 有一天,遇到一位上海老人,70多歲的樣子,帶著手寫的歌單過來點歌。他說歌單上的歌都是他喜歡了幾十年的。我看到小卡片上老人用鋼筆認真畫了格子,每個格子里各寫了一首歌名,有《可愛的家》《星夜的離別》《又見炊煙》《滿江紅》……一共十首。 “你經常過來聽他演奏嗎?”我問老人。 老人指指邊上的自行車,“對啊,我有空就騎著自行車來了,反正住得不遠,這個人吹得老認真的。”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年輕時就愛聽歌,所以今天想為自己訂制一場薩克斯演奏會,祝自己生日快樂!”老人又補充了一句。 就這樣,吹薩克斯的藝人開始為老人單獨演奏,他將薩克斯管調向老人的位置,面對著老人吹得一臉深情。老人聽得一臉陶醉,聽完一首就打賞5元錢。于是,我也有幸聆聽了這場特別的生日訂制音樂會。 那天春寒料峭,戶外溫度不足10攝氏度,風刮在臉上冷冷的,可是我卻聽得熱乎乎的…… 我想,這個老人多浪漫,這是送給自己最美好的生日禮物。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WD55CE58CWW5